落秋中文网

落秋中文网>[红楼]贾璋传 > 210220(第28页)

210220(第28页)

“诸位的心意,我心领了。但这个宴会,却不必举办。”

“尔等若觉得我这个上官还算不错,那日后就好好做事吧!”

“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只要有益于黎庶生民,就算再小的事,你们也要把它放在心中。”

“津海百姓过得好,我在京中才会心安,这就是你们对我最好的礼物了。”

“等你们做出成绩、右迁京师后,我会在京中最好的酒楼里设宴,亲自为尔等接风洗尘的。”

听到贾璋的话后,张松等人心里既激动又惆怅。

凭心而论,对张松他们来说,贾璋绝对是一个好上官。

虽说在刚到任的那年,贾璋处置贪官的手段非常酷烈,让他们看了就觉得胆寒。

但张松等人,还是很理解贾璋的做法的。

毕竟,那时正是推广金米良种、修建海港的特殊时期。

若贾璋这个经略使的手段不强硬,又怎能杀鸡儆猴、震慑津海官场?

后面金米丰收、海港落地,贾璋没克扣他们这些下属的功劳,全都给他们记了一功。

而在后面几年考评时,更是只看功绩,不看人情。

他这样公平公正,底下的官员又怎能不感念他的恩德呢?

而他对待老百姓春风化雨的态度,更是给津海地方官员上了一课。

在贾璋之前,他们从来都不敢相信,戏本中才会出现的青天,居然也会出现在现实中。

虽说在这样的青天治下做官很辛苦,不但不能贪污受贿,还不能懒政怠惰,但张松等人并不觉得煎熬。

他们拿着经略府发放的养廉银子,看着治下百姓越来越好的生活,想到经略使公堂中记录考评的册子,浑身上下都充满了干劲儿。

做官这么多年,他们就没有比这四年更有激情的时候。

而这一切,都是经略使大人带来的变化!

可如今,贾璋这个经略使即将离任,他们又怎么可能不惆怅呢?

到了这个时候,他们反倒说不出那些客套的奉承话了。

遂转了口风,顺着贾璋的话,讨论一些贾璋喜欢听的话题。

在离开经略府后,不知在谁的建议下,这些津海地方官约定好,每人都要给贾璋写一首赠别诗。

而在贾璋离开前,他们会把这些诗作集成书册送给贾璋。

文字中寄托的情感,远比苍白的话语有力得多。

贾璋收到这份礼物后,就表现得很欢喜。

他还专门做了一首给津海地方官员的赠别诗,以为酬唱,后面在船上鉴赏这些诗词时,心情也十分美妙。

除了这份赠别诗集外,贾璋还收到了另一份极有意义礼物。

那就是津海百姓送他的万民牌伞。

来津海做经略使,是贾璋第一次做牧民一方的地方官。

所以,贾璋他也是第一次收到老百姓送给离任官员、昭示地方官员功绩的万民牌伞。

看着万民牌伞上用彩线绣制的百姓姓名,贾璋的眼睛都有些热了。

虽然他知道,这东西里必然有乡绅做戏的成分在,可他依旧会因为黎庶生民的认可而感动,乃至热泪盈眶……

或许,这就是万民牌伞的冲击力罢。

千里东风,一日之遥。

津海与京城的距离非常,贾璋他们又乘着东风北上,大概用不了几天,就能抵达京都。

在行船途中,贾璋与黛玉在甲板上看着碧玉一般的河水,不禁想到了杜子美的“江碧鸟逾白”白乐天的“春来江水绿如蓝”。

春日河景,果真美不胜收。

虽然不是江南,但河水同样青翠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