落秋中文网

落秋中文网>[红楼]贾璋传 > 180190(第24页)

180190(第24页)

不过,太子并不是因为贾璋没接受其他皇子的橄榄枝,才对他印象不错的。

他只是欣赏贾璋的才华、喜欢贾璋讲解的经义而已。

身为实学一派的儒生,贾璋向来偏爱实际功用,并不喜欢虚无缥缈的仁义道德文章。

在文华阁讲学时,贾璋也严格地恪守着他的学术观点,遵循着实学一派的原则。

所以他在讲解史论时能做到娓娓道来;所以他在讲解经义时能做到深入浅出;所以他在讲解治国案例时能做到考据详实、鞭辟入里。

太子的确性情稳重,但他终究只是个十八岁的年轻人。

而其他皇子的年纪比太子还要小上不少,像他们这样的年轻人,又怎能听得进去仁义道德的大道理呢?

他们当然会喜欢贾璋,不喜欢那些张口道德,闭口仁义的老夫子。

这简直再正常不过了。

不过文华阁讲官里,除了贾璋外,也不是没有头脑灵活、讲课生动活泼的年轻讲官。

可是他们对这份差事的态度绝没有贾璋这样用心。

这才是贾璋脱颖而出的关键。

对其他讲官来说,文华阁讲官确实是一份好差事,他们做事时同样很用心。

但大家一起给皇子讲经、一起分润功劳又一起领赏赐,什么都是一起,色色都是相同,他们又怎能生出推陈出新、把事情做到极致的积极性?

可对贾璋来说,绍治帝单独拔擢他这个有师门的翰林做文华阁讲官,是信任他的表现。

贾璋不想辜负绍治帝的信任,否则下次有重要差事的时候,绍治帝就不会想到他贾某人了。

就算想到他,也会觉得他贾某人不堪大任,这可不是什么好情况。

正是因为有压力在,贾璋才有把文华阁讲官一事做到最好的动力。

如此一来,他做得比别的讲官更好,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
而且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里记载过:“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,封万户,位列侯,此布衣之极,於良足矣”。

贾璋他身为文人,也有效法张良为帝王师的意愿。

所以在给诸皇子讲课时,贾璋很用心,也很有激情。

学生们才是对老师用心程度感知得最清楚的人,正因如此,太子与其余几位殿下才不约而同地欣赏贾璋,又在明知贾璋不可能投靠的情况下,向他递出了橄榄枝。

当然,贾璋不会接他们的橄榄枝,也不会站队就是了。

他在意的,从始至终,都是绍治帝的想法与心意。

待到九月时分,柳湘莲姑母相中了一位闺秀,想聘给他做妻子。

因此写信给柳湘莲,请他北上相看。

在收到姑母的信件后,柳湘莲立即收拾行李,带着亲信家丁北上探望姑母去了。

这两年来,柳湘莲帮柳熠、贾璋办事时得不少好处,积攒下不少银钱。

贾璋见他拳脚功夫不错,性情豪爽,还结交过许多江湖兄弟,颇有任侠之气,便建议柳湘莲开一家镖局。

以柳湘莲的功夫本事,在走镖这行当里肯定能吃得开。

有了安身立命的家业,柳湘莲就不用像现在这样,做那漂泊无依的浪子了。

柳湘莲本就崇敬贾璋的才具,听到贾璋的建议后,他翻来覆去地想了几遍,越想越觉得这个行当非常适合自己。

因此没过多久,柳湘莲就办了一家兴隆镖局,贾璋和柳熠也掺了一股进去。

说是参股,实际上还是帮忙。

柳湘莲银钱不丰,本钱不够,所以他们以参股的名义,给柳湘莲投资了一些银钱。

如今兴隆镖局应了它的名字,生意十分兴隆,贾璋和柳熠的本钱不但没蚀本,还赚了不少银钱,倒也算是圆满。

而柳湘莲赚到钱后,不但置办了房产田地,生活也渐渐富裕安定起来。

柳湘莲姑母也知道这些事,若非如此,她也不好意思给侄儿相看大家闺秀为妻。

她也是为人父母的,心里清楚她这侄儿在婚姻市场里并没有什么竞争力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