邢岫烟非常感激黛玉她们的帮助。
她很清楚,若只靠自己家里,她没办法这么体面地出嫁。
邢岫烟觉得自己很幸运。
自入京后,她遇到了好多聪明良善的女子,她们待她与妙玉待她同样友善。
此时此刻,她唯一遗憾的事情是,教过她诗书的半师妙玉远在苏州观宇修行。
她没办法当面告诉妙玉她要出嫁的消息,告诉妙玉不用再担心她这个学生的生计。
驿路迢迢,不知道她给妙玉寄去的信件有没有准时送达?
还有……
妙玉她是避世修行的高洁之士,或许,妙玉对婚丧嫁娶的俗事并不会感兴趣。
不过不论如何,邢岫烟都希望妙玉在收到她的信件后,能给她一封回信。
她是在跟随妙玉读书后,才明白各种道理的,所以妙玉在她心里,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。
只有看到妙玉的信件,邢岫烟才会觉得安心。
第189章文华讲官脱颖而出,湘莲北上贾蓉遗憾
入秋后,叶士高正式被廷推入阁,沈四象随即升任礼部尚书。
贾璋他也做了两个月的日讲官与文华阁讲官了。
在讲完《舜典》之前,刘景就把他们几个写好的《管子》讲章递交到了内阁审核。
而在内阁审核通过后,贾璋他们加班加点地把讲章修改好,又一次由刘景拿去内阁那边审核。
时至今日,刘景他们三个已经讲完了《舜典》。
贾璋他也终于从展书官的工作中摆脱出来,做了两回副主讲。
绍治帝问的问题向来都极有深度,所以贾璋必须在回答问题时要让大脑飞速运转,还要仔细思量答案。
只有这样,贾璋才能保证自己回答问题的速度与提出建议的合理性。
绍治帝对贾璋很满意,而沈锦见到这一点后,对贾璋的态度也愈发冷淡了。
妒才忌能之辈,在哪里都不算罕见。
见到沈锦这副模样后,贾璋在轮值日讲官时,做事都愈发谨慎了。
防微杜渐,提防小人暗算,总不会是一件错事。
而在文华阁做讲官后,贾璋才晓得太子位置稳若金汤的原因。
除了皇后娘娘与太子殿下陪伴绍治帝夺嫡的情分,估计还有太子殿下本人天资聪颖的原因。
他资质远超其他皇子,绍治帝自然不会轻易生出易储之心。
不过这件事情与贾璋没什么关系,他只认真讲课,并不做多余之事。
绍治帝安排那些没有师门、没有党派的孤臣来做文华阁讲官,是为了避免发生讲官与皇子结党夺嫡的情况。
贾璋是额外得了绍治帝青眼,才变成文华阁讲官里唯一有师门的例外,他当然不会辜负绍治帝的恩情、触犯绍治帝的忌讳。
而且有义忠亲王的前车之鉴在,贾璋视夺嫡如虎,所以贾璋只抱着一颗纯然公心准备文华阁的讲章,认真给诸位皇子讲课。
他没有讨好太子,更没有刻意疏远太子,只对太子保持应有的尊敬。
但贾璋婉拒了太子的拉拢,也谢绝其他皇子的橄榄枝。
他只想稳稳当当做自己的重臣。
即便贾璋拒绝了他的拉拢,但太子对贾璋的印象依旧很不错。
在太子看来,贾璋不站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。
毕竟,贾璋他是杨阁老的徒孙,只要稳稳当当走下去,前程就不会差。
在这种情况下,贾璋又何必弄险?
所以,只要贾璋没接受其他皇子的橄榄枝,太子就不会对他生出反感之心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