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您若是喜欢,就拿些去喝,最近外头送来两斤好茶来,赶紧喝完,再过些日子,明前茶就要送来了。”
到时候南方的春笋、小青菜、河里的河鲜等等,各色菜蔬肉食,鲜美的滋味就要摆上桌了。
范先生笑道:“你呀,以后也是当先生的人了,在弟子面前说话还是要多注意维护当先生的体面。”
渔娘眨了眨眼,当先生怎么了,当先生也要有爱好么。爱口腹之欲,可是个极好的爱好呢。
范先生卸下替渔娘考校弟子的担子,在家用了午食,就带着小厮去京郊会友去了。
下午,渔娘吩咐管家把侯原和侯慎请来。
侯家儿郎们听到梅夫人有请,堂兄弟十几个人的脸上,有激动,有遗憾,有释然。
侯慎和侯原两人走后,侯二郎长舒一口气:“终于熬到这一日了,大哥,咱们今日就可以归家了吧。”
堂弟们都期待地看着他,侯大郎说:“别着急,一会儿我问问范先生吧。”
一群小子还不知道范先生已经走了,这会儿一个个喜滋滋的:“辛苦大哥!”
梅家内院。
渔娘观察侯慎和侯原两人,又问他们平日读什么书,有什么喜好,问了许久,最后发现,两人当真跟先生说得一样,一个稳重端方,一个聪慧机敏。
侯原最忍不住,渔娘每次问到他时,他的话最多,渔娘也不打断他,耐心听他说完了。
几次下来,侯原似乎觉得自己的话有点太多了,就慢慢管住自己的嘴了。
渔娘微微一笑,侯原这小孩儿不错,可以收。
至于侯慎,渔娘道:“你已是举人,为了你自己的前程和家族之计,你现在应该以考科举为要。我叫你来,是舍不得你的天分,当然,你拜我为师与否,最后决定权在你。”
侯慎早就想过了,此时他毫不犹豫道:“我愿拜您为师,随您学习本事。”
“纵使会耽误你两年后的会试?”
“是,在下绝不后悔今日之决定。”
渔娘含笑:“不急,你们先家去问问家中长辈,若是家中同意,两日后是个好日子,你们再来。”
“先生,我爹肯定会答应的。”侯原迫不及待。
渔娘笑着道:“就像我当日跟你们讲的那般,跟我学舆图,只在书房是学不会的。你们若拜我为师,以后定会花许多工夫跟我外出,就算不能走遍整个大晋朝,肯定也会去许多地方。”
侯原立刻道:“我愿意跟您出远门。”
侯慎自然也是愿意的。他早就知道他的个人的前程和家族的前程是捆在一起的,就算失去会试功名,他也要学会梅夫人的真本事。
舆图,才是他们侯家立足之根本。
侯慎和侯原两兄弟对视一眼,两日后他们一定会再来。
人选初步定下来,考校的事也就到此为止了。这日下午,在梅家前院学的要生要死的侯家儿郎们,总算踏出梅家大门了。
就算是一直管教弟弟们的侯大郎,走出梅家后也暗暗松了口气。
年纪小的几个半大孩子几乎是小跑着出了兰草街,到了大街上,周围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,热闹的叫卖声。
侯二郎大叹一声:“以前读书时别人读三四遍就能背下来的书,我要读五遍十遍。先生总训斥我,说我蠢。现在叫我说,背书嘛,管他背多少遍,勤快一点总会背下来。可数术题啊,读千遍万遍都不知道怎么解题,不用先生骂,自己先把自己骂个狗血淋头。”
侯二郎走到侯慎、侯原中间,攀着两人肩膀:“你们是经过考校的,咱们兄弟中间你们最聪明,以后侯家的兴旺就看你们了。”
听到这话,侯原这会儿一点都没有即将要拜师成功的兴奋,他觉得自己以后的日子说不定会更难过。
为什么会这么觉得?因为他突然想到,范先生长住在梅家,拜师后他还有个正在编《数术全书》的师丈,以后还能好?
“侯原,你可别退缩!”
侯原才不认这话,故作骄傲地扬起头:“只要先生肯教我,什么我都学得会!”
“好,有志气!”
一群难兄难弟家去,虽然落选了,一个个倒是兴高采烈。
侯粱傍晚下值回家,看到他们就问:“梅夫人是不是选中了?”
“爹,梅夫人选中了侯慎和侯原。”
“只两个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