宁嫔握着熹妃的手,神色很平静,“我的病是积年累月下来的,跟他的事没关系。”
熹妃流着泪,点了点头。
宁嫔冲她笑笑,“你一贯是个直脾气的,但你其实也是最聪明的。万岁爷一切皆有主张,只要弘盼是个好孩子,日后总会有个好前程的。”
“我知道,我都知道,”熹妃一张口,眼泪又止不住地掉。
“不要去跟皇后呛声,不要去争那些有的没的,”宁嫔的声音越发轻弱了,但嘴角却始终带着笑,“我无论到哪里,都会为你和弘盼祈福。你们日后,一定都是最有福气的。”
“是,”熹妃反握住宁嫔的手,沙哑着嗓子道,“姐姐,你累了,休息吧,我守着你。”
“嗯,”宁嫔弯了弯嘴角,慢慢闭上了眼睛。
九月三十日,宁嫔逝世于延禧宫内。
雍正爷下旨,追封宁妃,葬礼同妃制。
十月初十,京郊一处偏僻的小道上
苏伟在一旁等了好一阵,一辆青灰油布的小车,缓缓驶了过来。
驾车的正是曾经的太医程斌,程斌跳下了车梁,向苏伟行了一礼,“这次多亏苏公公了,程斌在此谢过。”
“不必,这本就是我该做的。”苏伟回了礼。
说话间,车门被人推开了,诗玥一身平常妇人的装扮,冲苏伟一笑。
“你们先聊着,我去打些水。”
程斌扶诗玥下了马车,借故走开了。
“不穿宫装了,好像整个人都轻松了很多。”
诗玥提着一个篮子,脚步轻快地到了苏伟跟前,“我们要先回程斌老家一趟,然后去江南找个地方,开家医馆。”
“银子够用吗?”苏伟最关心这个。
“够用了,宫里那位赏给了程斌好多,你又给我添了体己钱,开十家医馆都够了。”
诗玥眼睛亮亮的,还特意给苏伟晃晃她鼓鼓的荷包。
“你,都想好了?”苏伟犹豫了一下,还是问了出来。
“当然,”诗玥点点头,“你别以为我是感激他,才想嫁给他的。是他的淳朴、诚恳、善良,一点一点打动了我。我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起,我开始盼望见到他,慢慢超过了盼望见到你。”
“我本来也没什么好见的,”苏伟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。
“你能自己选了这条路,我真的很高兴。”
“谢谢你,”诗玥敛住了嘴角的笑,定定地看着他,“我很幸运,这一世能遇到你。我从来没有后悔过,我做过的每一个决定。也恰恰是你,让我的每一个决定,都有了最好的结果。”
苏伟微微抿住嘴,压下了鼻梁的酸意,“以后,要好好的。”
“你也是。”
诗玥抹了一把眼角,低头从篮子里掏出一颗黄澄澄的柿子,塞到了苏伟手里。
“我祝你:往后余生,事事如意。”
作者有话要说:
没有让年羹尧太惨,因为本文也没有把四爷逼到只能倚重年羹尧和隆科多的地步上,没那么倚重,自然也不会太过纵容,让他们走到非死不可的田地,当然也顾虑着年妃和年遐龄的面子。
我曾经想仔细刻画年羹尧和隆科多这两个人,但后来四爷的成长和小苏子对他的改变,我发现没啥刻画他俩的必要了。而且我也不想让四爷,再背上个飞鸟尽良弓藏的名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