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这位叶卿,果真是科道出身的人,说奉承话的时候,语气不够生动,表情也不丰富。
若论拍马屁的本事,他不但比不上他师父,竟然还比不上他徒弟!
杨阁老和小贾拍起马屁来,那才叫情真意切,感情充沛呢!
绝非叶士高这两句干巴巴的奉承话可以比拟的。
不过叶士高难得说一次奉承话,倒是有些稀奇意味,绍治帝听着还是很顺耳的。
而且,如果拿叶士高和他们家那个跑去做御史的儿子相比,那叶士高就已经很有说话的艺术就了。
绍治帝对叶荆的印象相当深刻。
他记得那个小御史,官不大,话难听,他看叶荆弹劾李汲的折子时都有些叹为观止,足以证明叶荆有多么“会说话”。
在君臣问安的环节结束后,叶士高正式开始述职。
他主要向绍治帝禀告了自己这些年在江南的经历,主要讲述的内容是地方民政与江南局势。
顺带着讲了讲自己这些年的功绩。
这年头,只会做事不会表功可是不行的。
经过这么多年的磨砺,叶士高也终于掌握了见缝插针地为自己表功的技能。
绍治帝细细听完了叶士高的讲述,他默默地把叶士高提出的几个关键点记到了心里。
绍治帝心里琢磨着,等叶士高离开后,他就吩咐陆英派东鸾卫去查一查叶士高提过的那几个世家大族。
其实他心里已经有数了,叶士高不会说假话。
那几个世家大族肯定像叶士高说的那样鱼肉百姓,隐田避税了。
这种事情,在任何地方都会发生,区别只是他们做的到底有多过分……
绍治帝摩挲着手里的珠串,如果他们没有太过分的话,那他还能宽限他们一段时间。
只把他们当猪养着。
如果他们太过分的话,那就不要怪他这个皇帝破门抄家,翻脸无情了!
在这场君臣对话即将结束时,绍治帝意味不明地对叶士高道:“有些人的心太大了,朕不喜欢。有些人的心太小了,所以过于懒散。”
“你们师徒这样就很好,心里有朕这个皇帝,还有耕织为生的黎庶,这一颗心,从始至终都是忠诚本分的,而且不大也不小,最是合宜。”
“若是没有你们这些忠臣在,朕又怎能安枕呢?”
“好好跟着你师父学,你们这一支必然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,朕心里都有数。”
听到绍治帝的许诺后,叶士高垂下眸子,脸上却挂上了一片欣喜笑意。
思及上皇去世后中枢的种种变迁,再想到师相信件中的叮咛,叶士高心中生起潮水般的巨大波澜。
但他只是按照皇帝所希望的那样俯身叩首,声音在恭敬中夹杂着一丝激动:“臣叶士高谨遵陛下恩旨。”
绍治帝对叶士高这副模样很满意,不论他这副模样是真心的,还是表演出来的。
所以他留叶士高在宫中用了午膳,赐膳结束后,才放叶士高带着赏赐归家。
他还特意赐下一根紫檀龙头拐杖,这东西,很明显是给杨宗祯准备的。
叶士高心里很是感慨,他看重师相,陛下就赐下了这东西让他送给师相。
如果他现在还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的话,恐怕已经生出“提携玉龙为君死”的雄心壮志了吧!
皇帝的小恩小惠总是会让臣子们感激涕零。
就像他,他分明知道皇帝是在邀买人心,但皇帝的目的还是达到了。
他虽然看得一清二楚,但心里依旧是有一丝动容的。
不过这一丝动容不会起到任何效用就是了,叶士高很向来清醒,他晓得圣恩就是一块裹着蜜糖的毒药,没有拔毒吃蜜的本事,就不要上钩,更不要投入太多真情实感……
从宫中离开后,叶士高急切地坐上马车。
他要前往小松径街,探望师相杨宗祯。
到达小松径街后,叶士高顶着拜谒者们的艳羡眼神,被大管家亲自迎到落花水榭。